同家的人,很快就离开永州。而钱多多等人,在同府的人走后,也跟着搬家了。
这人呢,到老了的时候,都喜欢讲究落叶归根,太老夫人自然也不例外,她搬回同家的祖宅养老。同家的祖宅并不在永州城,而是在上阳县。上阳县离永州,也有好几天的路程。
太老夫人的身体本来就不是很好,她又坚持一定要回老家,太老爷没办法,也只能顺着她的意,带她回了乡。
同府里头肯定不能没个主事的人,太老爷自打儿子当官了以后,也就喜欢养点小动物而已,他平时并不管事。
同大人走后,他只能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了。
要说府里头,太老爷的妾室是最多的,不过太老爷也一把年纪了,养着这些姨娘,也不过是养着一群闲人而已。
太老爷没跟同大人一起去京市,她们跟着太老爷,这用度嘛,肯定就没有之前的好了。
这事呢,没有人闹的时候是没什么,但并不是很每个人都好说话的。
“爷,带着这么多姨娘回来,也不知道家里的院子能不能住得下这么多人的。不知道爷你可想过,将来要如何养着这么多人?”
虽然说,同府的花费,同大人每个月会给一批钱。但给钱,也要当家人愿意花才是。
跟着太老爷说话的,是他的姨娘民氏。这个民氏是大老爷的生母,老夫人并没有跟回来,也因此府内管事的人,变成了她这个姨娘。
“我们同家,连养几个姨娘的钱都没有了吗?”民氏出身并不高,这眼皮呢,是有些浅的。
不过因为她生了大公子,就算她眼界不怎样,管家的事,也暂时由她处理了。同太老爷从来没为钱的事着心过,他自然不会知道民氏的想法。
“老爷您不会忘了吧,府里头的产业,早就分给三个公子了。我们每个月的花费是固定的,如果大家还想过像之前那样的日子,怕这钱是不够用的了。
太老爷您后院里就有这么多人,不想办法节省点开支,将来给小辈们买个礼物,可能都拿不出那钱来了。”
自己当家作主,民氏就想着拿点好处。
大老爷生意是做大了,但他并没有拿多少钱回来。他们现在主要是发展生意,别看生意是做大了,但能拿回来的现钱并不是很多。
同府的花费肯定是有的,但也是有限的。而要在有限的钱中,抠了一笔钱来,那就得会省了。而省钱嘛,肯定不能在太老夫人这边省,也不能在太老爷这边省。
能省的,就只有太老爷的这些妾室了。
“实话说,你到底想干嘛?”他后院里的女人,早就没有了争斗之心,都这样了,还不能放过她们吗?
“我们这不是回老家了吗?咱老家别的不多,就是田地多,要不分一点田地出去,让姨娘们自己打理?一方面也能给她们找点事做,另一方面,也能给自己增加一点收入。”
民氏这想法,看着是为了姨娘好。可是不好听的说法,就是让这些姨娘们去种地了。
她这个想法吧,就有些让人无语了。
“爷你想啊,您喜欢养些小东西,姨娘们平时也会种些花花草草,这种花草跟种地不也都是一个样吗?”
太老爷并不是一个喜欢闹腾的人,也不知道他是出于何种考虑,竟然就同意了民氏的这个想法。于是,刚跟着太老夫人回老宅的钱多多,也分到了一块属于她的土地?
所以,就算她都躲到了乡下来,也依然逃不过内宅的算计是吗?不发月钱,给他们自己土地,自己经营?你要一个养尊处优几十年的姨娘去下地干活?
是,五亩地的出息,又不用交税,足够姨娘们的用度了。可以想象一下,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那么几个月,保养得再好的人,也会变成黄脸婆的。
钱多多带着三个孩子,再加上她自己的,也就是二十亩地了。
毒蛇肯定会在最后的时间,才会露出自己的毒牙,像种庄稼这种小事,钱多多竟然就接受了。民氏的手段并不高明,虽然不知道她是受了谁的意,才为她难的。
但前钱多多不想弄出什么大动作来,这事,她也没找太老夫人做主。
从永州回来后,太老夫人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败落,那里还能让她为这点小事烦心。
太老爷的姨娘们,一开始的时候,也不同意民氏的这个安排,但只要人家太老爷同意了,她们再闹也是没用的。
无宠无子,这样的姨娘晚年注定会过得很凄凉。主家肯给口饭吃还好,要是不给,这不,她们都要自己下地干活了。
当然了,有些姨娘一开始的时候,还是有些身家的,这个时候她们并不需要自己去种,意思意思地派人去种就行了。
就像钱多多一样,二十亩地,找户佣户来种,每年的产出,自然比民姨娘定给妾室们的月钱还要多。
民姨娘得势了,她身边的人,日子肯定比较顺心了。
“钱姐姐,好久不见了呢。”同一个后院里住着,难免会遇到。比如说心姨娘,就专门来见了一面自己的旧主。
当年,她为卑,钱氏为尊。可是现在,他们一样是同府的妾室,就没有说谁比谁更高贵了。
而她离府的时候,可是领了别人的令,要为难钱氏的。
“你是谁,我们见过吗?”
看到来人,钱多多就知道是谁了。谁说背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,你看这心姨娘。从她这里离开,竟然当上了姨娘。
一样是姨娘,大人的姨娘,跟大老爷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