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禁庭

报错
关灯
护眼
第212章 罔极(第2/2页)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
连嗓音都不由自主地颤抖着,“你撑住,太医很快便来了!”说完,她焦躁地急呼道,“传张谡!快传张谡!快……”太平的声音戛然而止,只因武曌的手已经软成泥一样,再无半点力气。

    太平红着眼眶回头看向武曌,她的阿娘脸上带着笑容,双眸紧闭,已然薨逝。太平颤然摇了摇头,一时没能接受这样的结果。

    “阿……阿娘……你别吓儿……你睁眼看看儿……看看……看……呜……”太平再也绷不住哀伤,伸臂将武曌拥入怀中,呜咽大哭起来。

    长安与崇茂瞧见母皇如此,顿时哀嚎起来。

    婉儿跪在了武曌面前,垂首落泪。

    两世,这位女皇照亮了她的前路,如日如月。如今日月已落,如何不让她黯然心伤?虽然武曌已经听不见她的回话,可她一定会完成武曌最后交代的事,像上辈子那样以命护佑太平一世。

    诺。

    婉儿垂泪给了武曌最后的承诺,她担心太平太过伤心,伤了身子,伸手轻抚太平的后背,以示劝慰。

    太平哽咽看她,泪眼相对,她的眼泪再次决堤。

    或许阿娘会恼她堂堂天子竟然在人前如此哭嚎,可她就是不争气了,只因她失去的不仅仅是阿娘,还是一路照着她前行的明灯。

    如今灯火已灭,她再也找不回来了。

    太上皇崩殂,天子哀伤,辍朝七日,全国默哀。

    太平亲力亲为,办妥了武曌的丧仪。未免后世人清算武氏,她下旨去了母亲的帝号,恢复母亲的皇后之名,与先帝李治同葬乾陵。

    武曌棺椁离开神都那日,三千挽郎哭嚎送行,李凌亲率一万羽林军沿途护送至皇陵下葬。依照武曌的吩咐,皇陵之外竖起了一座无字石碑,她的功与过留待后人评说。

    谁又能评说武曌这传奇的一世呢?

    神都的阴雨已经下了半个多月,太平虽说已经开始处理朝政,可这几日脸上鲜少有笑容。每日处理完政务,去的最多的地方便是武曌平日最喜欢的去的天堂。

    那尊大佛的面容与母亲一模一样,太平静静地跪在佛前,只有这一刻,她会觉得母亲其实一直都在。

    婉儿打着伞来到了天堂,示意红蕊领着僧尼们出去。

    待大殿只剩下她与太平后,婉儿跪在了太平身后,张臂将她拥入怀中,温声道:“我陪着你。”

    太平覆上她的手臂,哑声道:“再给我些时日……”她早该想到的,上辈子武曌也是这一年离开的,只是她在侥幸,侥幸这一世许多事情已经不一样了,武曌还能多陪她几年。

    可是,世上有些事本就是没有侥幸的。

    “我一直没有勇气给阿娘看当年父皇给我的遗诏……我骗了她一世……”

    婉儿收拢双臂,有时候只须一个拥抱,便胜却千言万语。

    她想,那是心上人刺向武曌的一刀,她不知道兴许是幸事。

    至少在她看来,武曌这一世无愧于大唐这山河万里,也无愧于君王二字。她若能与先帝在九泉之下相见,不再是帝王后,兴许她与他能够不再相杀,就像年少时一样情深似海。

    “婉儿……”太平眼底涌起了泪花,“你要一直陪着我……少一日都不成……”她无法想象,这一世没有婉儿会如何难熬。

    “我会一直陪着你,决不食言。”婉儿真切回答,温柔的嗓音让太平的忐忑得到一瞬平静。

    太平垂下头去,眼泪大颗落在蒲团之前。

    婉儿静静地陪着她,太平重情,若不让她宣泄出来,只会伤了她的身子。

    “我想把沛国夫人接入宫……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

    太平依旧垂着头,眼泪噙在眼眶里,嗓音依旧沙哑,“你多陪陪她。”

    婉儿只觉一阵酸涩冲上心头,分明该她好好安慰她,没想到临了竟成了她帮她弥补先前错失的母女相守时光。

    “晚上牵着我便好……”太平只提这一个小小的要求。

    婉儿岂能拒绝,她红着眼睛,哽咽答道:“好。”

    第二日,太平下旨令沛国夫人郑氏入宫陪伴昭仪。数日之后,太平又下旨在长安西市修筑罔极寺,为阿娘武曌祈福。

    第二年开春,郑氏病逝,太平下旨厚葬。

    婉儿感恩太平,成全了她与母亲郑氏最后的静谧时光。

    良人如斯,世上再无第二人。

    于太平而言,婉儿是她的唯一,于婉儿而言,太平也是她的独一无二,她们会携手继续往下走,静待一个盛世的绽放。
>
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