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来又实验了几次, 直到确定好了能快速冷却,又不至于把罐子激碎的方法。就是分段冷却,先把陶罐从沸水里捞出来,放到热水里, 等一会再拿出来放进温水里, 最后再放凉水里。
密封是在沸水里拿出来马上就密封, 注意降温的时候不让它进水,基本上就差不多了。
徐芷采用的密封方式是用油纸和布先封好, 用绳子勒紧,最后上面封一层蜡, 保证密封性。
做好十坛以后, 一起搬到屋里,五天开一坛看情况,一共等了二十天, 中间开了三坛都没问题。
二十天以后徐芷满怀欣喜地把剩下的全部打开, 没想到的是发现竟然有一坛发霉的!
虽然只有一坛发霉的, 但是也反映了这批做的不合格, 别忘了一共才十坛,就有一坛坏的,这个比例太高, 这损失不去掉就别想靠肉酱挣多少钱。
徐芷把另外六坛打开,各舀出一些分开放进碗里,挨个尝着这两坛有些不一样, 又让家里人和帮忙摊饼的婶娘们过来尝一尝。
大部分人都没尝出不一样,只有静婶和沈向西说两坛有些区别。
知道不是自己的错觉,徐芷开始着手研究怎么延长保质期的问题。
“小七呀,这肉酱太淡了, 你多加点盐,一顿饭一小勺就够了,你做这样一大碗都不够吃。”六伯母各尝了一点就放下筷子,看见小儿媳尝了第一口还想伸筷子,偷偷用胳膊肘碰了她一下。
她也知道这东西好吃,只是小七做出来明显是想做生意的,她们尝尝提提意见就行了,可不能没皮没脸的逮着一直吃。
六伯母提到咸淡,徐芷眼前一亮,她都没想到这个问题。
这个时候没有防腐剂,杀菌也做得不够,密封也落后,增加用盐量确实一个好主意。而且主要供给来往的商人,作用相当于咸菜,价格虽然贵一些但是毕竟是荤食,不出意外应该有人买账。
想好了以后徐芷就打算做第二批尝试,只是这几坛肉酱。
“六伯母,二十一婶,二十七婶,二嫂三嫂,待会你们回家拿个器具,这两坛你们按人头分分。”徐芷指着两坛好的肉酱说。
又指了指另外两坛她觉得味道有一点不一样的对沈向东说:“这两坛有点味道,扔了吧。”
“哪有味道,小七,一样吃的,我们吃着都没坏,你要是不想吃分给我们吧,扔了多可惜。”听见徐芷说要扔,六伯母心疼地说,这一坛可有十来斤,几百文呢,扔了心疼死了。
徐芷一想也是,不过有些事还得先说好:“回家热热也能吃,最好是别吃了,你们要是想要的话拿回家一定要先吃一点试一试,不舒服千万别吃,还有一个就是小孩肠胃弱,最好是别给孩子吃。”
“注意,一定注意,小七你放心,回家我全部再煮一遍,绝对没事,以前什么样的没吃过。”六伯母说,年轻的时候日子苦,家里本来就没多少钱,婆婆还追着他们夫妻俩要钱给继子,家里的咸菜都等长毛了还不舍得吃完,哪像现在。
“行,那伯母婶娘你们拿东西来盛,丑话说前头,这几坛吃得不舒服我可不添医药钱。”徐芷半认真半玩笑的说。
“那是当然,你放心,我带回去的我担责任,出了事绝对不找你,二十一家的,你们俩要不要?要的话你们自己担着,不要我就都拿走了。”
“要,六嫂可不能都拿走,小七,我这就回家去拿家什,大嫂你不用回去了,我直接给你拿过来。”二十七婶说了声风风火火的往家跑了。
“你们俩也家去拿坛子吧,我这老胳膊老腿就不折腾了。”六伯对着几个儿媳说。
看她们自己都安排好了,徐芷也就不管了,还有很多事要做。
还得去镇上采购一批坛子,这次买点小的,程序和大坛子一样,多做一些记录,用大坛子太浪费了。也是她傻了,用大坛子卖不一定非得用大坛子试呀。
其他人都在忙,店里也好几天没去看看了,徐芷想趁着天还早亲自去一趟镇上看看,只是一个人不太行,去西院叫沈向西。
“向西,活忙完了吗?没忙完给你哥,你跟我去一趟镇上。”
“来了!”正在打扫鸡舍的向西答应一声,把手里的扫帚递给向东,兴奋的说:“哥,给你,太太叫我,我去镇上了!”
沈向东很无奈接过来,能怎么办,自从上次有人说闲话,太太为了避嫌躲着他,一般不和他单独出去,只能认命的替沈向西打扫起来,他就想不明白,沈向西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能做好什么事?
沈向西看起来确实没心没肺,但是徐芷就是看中他这副没有心机的样子,自从跑了一次被罚以后,兄妹俩老实得不得了,什么事都认真做,也不胡思乱想了。
“太太,有个人。”走到半道,沈向西突然停下车喊了一句。
徐芷听见动静以后出来,果然看见路边躺着个人,不知死活。
按道理碰见了这种的应该离得远远的,但是徐芷就是特别想去看一看,有一种不去看会后悔的感觉。
两人走近两步,看见那人胸口还在动,徐芷松了口气,还好,是个有气的。
走到跟前才发现,是个和她年龄差不多大的青年,身上有伤,第一眼没注意看,等看完身上的伤又看了看脸才发现,可不就是当初在府城里追人的那个官差吗,不知道因为什么落得这种境地。
不管怎么说,总不能见死不救,而且男子身上的伤像是从山上摔得而不是刀剑,应该不是惹上什么事了,而且是个捕快,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